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 |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
严格地说,这是个人对楚汉战争这段历史的感悟。更确切地说,这是对汉王的成功与楚王的失败的感悟。
楚汉相争,汉王最终夺取天下。项籍之败,哪里是什么“时不利兮”。匹夫之勇——项羽纵然可以冲锋破阵如履平地,纵然可以武勇绝冠作万人敌,却不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更不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妇人之仁——优柔姑息,不识大体;没有战略眼光,不晓杀伐果断。鸿门之宴、彭城之围、阳夏之战,均是灭亡汉王集团的绝佳机会。然而,项羽高估了义气,低估了人性。一次次的心慈手软,一次次的放虎归山,一次次的错失机会。相比之下,刘邦招贤纳士、安抚百姓;眼光长远,心怀天下。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争斗中,刘邦牢牢抓住每一个不放过的机会,上芒砀山、投项羽(前期);入关中、下巴蜀、还定三秦,一切只为两个字——天下。终于,这虎蜕变成能与赤龙一决雌雄的白龙,并战胜了赤龙。
虽然有马后炮的嫌疑,但刘邦之胜与项羽之败,在讨诛暴秦时期便可见端倪。刘邦虽然出身低微(泗水亭长),也无过人武勇,但他为人慷慨仗义,处事圆滑灵活,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因此在创业初期,刘邦便能够结实一群坚定不移的好兄弟(即丰沛集团,包括卢绾、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以及芒砀山时期组织的军队成员)。这一团队是刘邦日后与项羽抗争的中坚力量。刘邦的个人特质,也是天下英才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项羽虽然贵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能够凭借贵族身份与民间威望团结楚地人民的力量,然而项羽为人固执、刚愎自用。咨诹善道、从善如流这些词,从来与项羽不搭边。项羽虽重义气,却有强烈的身份优越感,看不起出身卑贱的人(包括对手刘邦、昔日执戟郎中后来大将军的韩信)。这导致项羽虽然也结识一群好弟兄(虞子期、龙且),但在外人看来,项羽心高气傲、难以接近。除了一心复兴楚国的范增,再无其他谋士愿意加入项羽麾下。
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特质,放大了他们各自的团队特点,从而影响了局势走向。在人才吸引方面,刘邦为人慷慨,用人果断,能够让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张良加入汉军之初也曾领兵打仗。但刘邦在部下反馈与自己观察之下,决定让张良以谋士身份供职,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过人智慧及战略规划能力。入巴蜀、定三秦、鸿门脱险,无一不是张良助力。韩信加入汉营前是项羽帐下的执戟郎中,在汉营亦只从运粮官做起。然而刘邦能听从萧何的建议,仅在读过韩信之兵书、见韩信其人一面之后,拜韩信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这需要何等强大的果敢和定力!更不用说韩信攻略齐地后,刘邦能听从张良陈平的建议,封其为“真”齐王,使其死心塌地地效忠于汉家。陈平归于刘邦之前曾降于项王,且名声不好,有“盗嫂受金”之嫌。然而刘邦能够听从陈平之计,拨出四分之一的国库存金支持他在楚营开展间谍活动,离间项羽与范增。范增一除,项羽剩下的便只有“勇”,分明是一块案板上的牛肉。与之相比,项羽纵有拔山之力,却小肚鸡肠,为人固执、猜忌部下;任人唯亲,有功之臣不得奖赏,项家子弟却保荣华富贵。虽然应该客观承认,项羽有着冠绝古今的军事才能;但也不得不言,项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王”。刘邦的慷慨与果断,使天下英杰趋之若鹜;项羽的无双勇力,却不是吸引天下人才的理由。
此外,刘项二人的志向差异,更加决定了各自结局的不同。对项羽而言,战斗的意义有两点:其一是诛灭无道的暴秦,其二是光荣复兴楚国大旗。首先,项羽对秦国人怀有极深的仇恨,因此其对秦人的态度并无任何慈悲。屠咸阳、火烧阿房、坑杀30万秦军,项羽对秦人没有任何怜悯。其次,项羽的最终目标在于复兴“楚国”,而非重振“天下”,因而在荡平咸阳之后,土地肥沃、易守难攻的三秦之地对项羽没有任何吸引力。项羽想做的只有回到故乡彭城,做自己的“西楚霸王”,仿照周朝恢复分封制,守住楚国的一亩三分地。至于刘邦,创业前期刘邦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为何——乱世之中,生存第一。然而在入关中之后,刘邦把目光放到了“天下”。刘邦的目标在于统一天下。虽然我们不能冠冕堂皇地认为,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福祉、人类和平。但可以确定的是,刘邦没有像项羽一样对秦人的仇恨(亡国之痛),同时他出身低微,更加能够体会百姓疾苦。因而在战略问题上,刘邦能够从更加全局的角度思考,并且更加考虑人民的感受,而非像项羽一样的你死我活、快意恩仇。入关中称王后,刘邦看到巴蜀之地虽然路途遥远,却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土,因而顺水推舟地入蜀以积攒实力。随后,汉家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定三秦,据守崤关以保有坚不可摧的防御。再加上大后方的巴蜀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使得汉军具有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的韧性。虽然汉军一直在打败仗,但汉军只需要最后赢一次;虽然楚军屡战屡胜,但楚军禁不住哪怕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