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新的一年 · 战士

旧的一年,新的一年。

标题取自《三月的狮子》。

新的一年

第一个不在家过的中国年。两个屏幕,一个放着春晚直播,另一个用来写博客和改论文。一瓶酸奶,两枚蜜桔,思考第三段的改法。刚刚和某人兜风回来,虽然今日小雨,路上行人渐少,但时不时能看见极漂亮的烟花,也呼吸到很清爽的空气。这边的雨不像广州那般闷热和豆大的雨滴,而是伴着微风,细细长长的雨丝,雨后还会起一层薄雾。这一场雨,仿佛是要把过去的2022年的所有阴霾和灰尘,一扫而空。

疫情之下,广州花市关闭了三年,回安徽老家的路也封锁了三年。从22年10月开始,就在考虑回老家的事。但那边时常全域静默,所以一直未能成行。终于在2022年的尾巴,全国解封之后,回家的事终于提上了议程。前几天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和亲戚,有的没变,有的变了很多。爷爷一如既往地硬朗,奶奶一如既往地精神,头发也一如既往地乌黑,没有很多白头发。堂哥生了小朋友,升级成为父亲,大姑升级成为奶奶,大姑父升级成为爷爷(,我也升级成为叔叔)。小朋友是如此神奇,虽然不会说话,但已经能用肢体和哭声与大人交流。他这样小只,却有着和大人同构的五官,同样的四肢,能够触摸,能够抓取。他的大脑已经开始思考,开始理解世界和学习知识。在可期的未来,他会茁壮成长,从一个小朋友长成一名大朋友。看到大家族诞生的新生命,感慨时间流逝之快,回家的心境也与以前不同。以前回老家,是以小朋友的身份。这样的自己,会收到压岁钱,会被长辈各种关爱,心里也只有纯粹的快乐。现在回老家,是以成年人的身份。这样的自己,会面临亲戚的追问(如事业、催婚),会有更多关于责任的思考。亲戚之间,应该以何种方式交往?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以后是否要常回来看看?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虽然责任层面上意识到了回家的必要性(而非像小时候那样回家就是为了玩),但是心理层面却不那么恋家了。原因大致有二:其一,走的路多了,看过的风景的多了,对于回家的距离不再敏感,仿佛四海之内回家的路都一样短。从合肥到广州,打飞的只要两个小时;从米国到中国,打飞的也只要十个小时。况且,不一定以某处为家,而是四海为家。其二,有了可以一心扑上去的事情做(指读研),不再那么渴望回家和玩耍(其实上次回家写论文的体验也非常棒hhh)。因此即便身在异地,也不至于太过孤独。不过有时也会想,要是回家了也不错啊!如果在老家,有吃不完的牛羊肉和喝不完的油茶;如果在广州,或许每天都能叹叹早茶,去西华路嗦河粉,上越秀山溜个弯。

在春晚的歌声、论文的复杂构思、博客的混乱思绪里,时间悄悄流过。

2023,新的一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到来了。

战士

研究生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发论文。正如棋士是在棋盘上与对手搏杀的战士,研究者也是在未知的领域挑战研究问题的战士。熟悉研究领域(熟悉战场);广泛调研文献,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寻找适合的对手);探索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挑战对手),这正是战斗的内容。战斗结束后,还需要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以供人参考,是为写论文。

我当前的研究领域在于教育数据挖掘,这一领域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挖掘技术与教育应用(如能力测评、试题推荐)相结合,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教育应用中的痛点问题。例如,如何从受试者的答题记录中推断其认知能力(认知诊断)、如何在时间维度上追踪受试者的能力变化和答题能力(知识追踪)。自己去年在KDD’22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挑战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将知识点的依赖关系融合进认知诊断的过程中。这一领域不像理论机器学习那样在数学上硬核,也不像system方向那样在实验上硬核,但也是真真切切的、有实际落地价值的研究。希望能在这个领域能多做一些优美的、有趣的、开创性的、有价值的工作。换言之,希望能在战斗中给出扎实但不失灵活的战术。然后,将这些战斗记录下来,以飨后人。目前正在赶一篇论文,希望稳稳能中!

我们的战斗还要继续,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经典收尾]